「烏犬排練間」第六十四期:脈的敘事
彭醫師是個神奇的中醫師,他的脈學理論很特別,專攻「鬱症」,也就是專門治療情緒影響身體的醫學。比如說,子玲這一陣子吃的藥叫做「連三七」(三種方劑的混合),這種藥是治療一個人擔心自己工作做的不夠好 ; 而我則是吃「柴龍牡」,這種藥是治療一個人得失心太重了⋯⋯
這陣子「金山高中原民專班演出」與《神去不了的世界》都進入關鍵排練期,子玲跟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。幾乎每隔三天,我們就會去找彭醫師(子玲的爸爸,我的岳父)把一次脈。
彭醫師是個神奇的中醫師,他的脈學理論很特別,專攻「鬱症」,也就是專門治療情緒影響身體的醫學。比如說,子玲這一陣子吃的藥叫做「連三七」(三種方劑的混合),這種藥是治療一個人擔心自己工作做的不夠好 ; 而我則是吃「柴龍牡」,這種藥是治療一個人得失心太重了。
中醫的領域有很多類別、也有很多門派(跟武術很像)。有些中醫師擅長結構治療、有些中醫師擅長針灸,而子玲爸爸則專精「把脈」。他甚至不太問診,病患到他的面前,他透過把脈來理解患者的五情對身體的影響。
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,七種情緒變化是臟腑功能的活動的表現,也就是說,七情和人體臟腑氣血有很大的關連性,原則上,可歸納為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,又因為要對應五臟,將七情歸納為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恐等五種情緒,悲、驚分別納入憂、恐。
彭醫師的「鬱症」理論有個說法,叫做「七情過極」:也就是某個強烈的情緒超過身體能負荷的界線時,人就會生病。所以有時候一個病患頭痛、喉嚨痛、流鼻水,不一定是感冒,很有可能他是生活裡某個累積的情緒引起了病徵。
就像子玲為了導戲,常常淺眠、或是在夢裡驚醒、白天很疲倦,彭醫師一把脈就知道她是擔心自己工作做得不夠好,「擔心」的情緒影響了她的身體。
子玲吃下藥後,她還是會擔心自己的工作。只是她能好好睡覺、好好吃飯,白天精神也會比較好。彭醫師開的藥只能改變子玲的身體,不能改變子玲的念頭。「連三七」不能改變子玲總是求好心切的個性,它只能讓子玲的求好心切不要影響身體的健康。等到兩個演出到六月底結束以後,自然就不用再吃這種藥了。
彭醫師經常使用的藥方有幾十種,每一種都對應不同的情緒。有的藥方是因為不想工作、有的藥方是童年有陰影過不去、有的藥方是生悶氣、有的藥方是對某一個人心灰意冷。
那,有沒有藥方不屬於情緒類的病因呢?其實也很多。有純粹的感冒、有水喝太少膀胱發炎、也有單純消化不良的藥方。
有一種藥方叫「大承氣湯」,通常吃的太飽不消化就會需要吃這種藥。所以有的時候當我太貪吃的時候,就會被彭醫師把出這種脈。這個藥方在過年的時候特別特別好用,大魚大肉後吃下一包藥,沒多久脹氣的感覺就會消失,然後很快就會想大便。當便便出來以後,身體就變得很輕盈!
這個藥唯一的缺點,就是非常、非常的難吃!
難吃到什麼程度呢?難吃到彭醫師自己吃這種藥的時候,還會放入安中散。我問他安中散是治療什麼病?他說安中散沒什麼作用,只是大承氣湯太難吃了,他用其他中藥來調味而已⋯⋯。
給彭醫師看病看了二十年,我覺得一個人被把脈診斷出要吃「大承氣湯」是很棒的事。跟其他鬱症背後的故事比起來,生活裡會引起生病的原因如果只是貪吃,那是多幸褔的事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