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雷警告:本文可能會有小雷,如果怕破哏的朋友追完《黑白大廚》再來讀本文
要找到晚餐時候能跟六歲孩子一起看的節目可不容易。
我不想一直看寶可夢卡通,女兒也不想看新聞。幾經磨合後,實境料理或競賽節目變成了一個交集的圈圈,尤其是韓國的實境節目實在厲害,光是背景畫面就非常吸睛。例如:《海妖的呼喚》、《百人體能之巔》。最近在追的是近來討論度很高的 《黑白大廚》。
我想以一個編劇的觀點來聊聊《黑白大廚》這部實境秀對我的啟發。
其實說故事的基本邏輯並不難,就是三幕劇:「觸發」、「衝突」、「結局」,這三個要素是必要條件。但是,難的是在這要素之上,編織出千變萬化的內涵,讓觀眾體會到複雜又矛盾的人性。
而《黑白大廚》,把這些元素玩到淋漓盡致。首先,節目組先設定了一個對立矛盾的遊戲前提:用「黑湯匙」與「白湯匙」把廚師分階級。這前提簡直政治不正確到極點!節目組幫沒有名氣的廚師貼上「黑湯匙」的標籤,然後跟他們說除非你能贏過那些已經成名的「白湯匙」,否則你連被知道名字的資格都沒有。
我看到這裡的時候,心裡面就大喊:「靠!這種赤裸裸的歧視,是可以這麼沒有道德底線嗎?」。偏偏,正是這樣的設定,完成最根本「觸發」的條件,讓人不得不看下去。接著「黑湯匙」為了對抗歧視勢必同仇敵愾 ; 而「白湯匙」也會怕失去榮譽挺身而出。
接著,節目計畫讓每一個「衝突」(也就是比賽)出乎意料⋯⋯。
我真的不想破太多哏,但實在有一場比賽我忍不住想討論!
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
以下有雷.以下有雷.以下有雷.以下有雷.以下有雷
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჻
所有看過《黑白大廚》的人,一定會對一場比賽印象深刻:就是「豆腐的無限地獄」。
「豆腐的無限地獄」規則是這樣:料理的主角是「豆腐」,參賽者必須在每30分鐘內做出一道豆腐料理,當評審試吃結束後會淘汰掉一個人。然後繼續下一次的30分鐘比賽,直到淘汰到最後一個活下來的挑戰者。
當時的參賽者是8位,也就是說,能活到最後的廚師,必須每隔30分鐘做一道料理,總共8道。
而評審的標準是這樣,他們訂出評分的優先順序:
以「豆腐」為主角。
創意。
完成度。
有些人因為主角不是豆腐而被淘汰 ; 有些人是沒有創意了(想不出還有什麼豆腐料理可以做)被淘汰 ; 有些是因為完成度不高被淘汰。
但重點是比賽的過程,大約到第四次豆腐料理循環賽的時候,評審就說明了參賽者的狀態:他們體力到極限,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不斷試吃豆腐,所以舌頭一定開始麻痹,根本吃不出真正的味道、然後失去創意。只能憑著意志力跟經驗繼續完成比賽。這才是被稱作「地獄」的原因。
我看到這裡,馬上和子玲對看一眼,兩人異口同聲的說:「這就是編劇在想劇本的狀態啊!」
當然,最後在這場比賽勝出的廚師是真的強,在最極限的時候,他進入了一種境界。那種境界,專注又無我,只剩下一種對料理的執著跟愛。
然後,作為觀眾的我—以一種奇妙的頓悟—理解了參賽者與料理的生命故事!